经济冷却、股市过热——中国央行会跟随美联储降息吗?
经济冷却、股市过热——中国央行会跟随美联储降息吗?
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随着美联储准备在下周宣布预期中的降息,中国央行则可能在短期内抵制进一步宽松的政策举措,因为它正面临两难:如何在支撑疲弱经济的同时避免股市过热。
中国决策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需要防止经济急剧放缓威胁就业和社会稳定,同时避免重蹈2014—2015年的覆辙——当时激进的宽松政策和散户投机狂热最终导致股市崩盘。
美联储的降息可能为中国人民银行(PBOC)创造政策空间,使其可以在不冒资本外流或人民币贬值风险的情况下放松货币政策。但政策内部人士和经济学家表示,中国央行可能会等待更明确的经济信号,而不是立即跟随美联储。
金融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16–17日会议上下调25个基点,并可能在年底前再降两次。自去年12月以来,基准利率一直维持在4.25%–4.50%。
一位参与内部讨论的政策人士称:“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会为我们的货币政策提供更大空间,但我们不一定会跟随。任何政策行动都取决于中国经济的状态。股市现在非常活跃,如果我们降息,那不是等于火上浇油吗?”
野村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预计,如果股市继续上涨,央行将避免立刻降息,以防助长泡沫。但如果市场出现回调,未来几周内可能会小幅降息10个基点。
今年以来,央行已在5月宣布下调关键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并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RRR)50个基点,作为更广泛刺激措施的一部分。
陆挺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高调的降息可能助长泡沫并推高股市,但完全不作为则有恶化经济放缓的风险。在这种两难中,北京需要未来几个月谨慎行事,因此央行可能不愿在9月跟随美联储降息。”
炙热股市 vs 冷却经济
分析师依然看好中国股市,认为这轮上涨主要由机构投资者推动,而散户才刚刚入场。谨慎消费和投资的中国家庭目前持有创纪录的160万亿元(22.45万亿美元)储蓄。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遭受长期放缓困扰,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进步尚未完全抵消传统产业的下滑,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近期数据显示,情况短期内难以扭转:7月工厂产出增速创8个月新低,零售销售下滑,新发人民币贷款20年来首次萎缩。
8月出口增长放缓,因中美关税停战带来的提振消退,进一步推动了加大财政刺激的呼声。随着关键的8月数据即将公布,一些分析师预计会有新的财政支出和住房支持政策出台。
第二季度经济在政策刺激和中美关税停战的助力下增长5.2%。这意味着即便三、四季度增速低于5%,也仍有望实现2025年目标,从而缓解出台激进刺激措施的压力。但决策者必须警惕任何可能威胁就业的急剧放缓。
政府数据显示,在新冠疫情之前,2015–2019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为6.7%。
麦格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胡伟俊表示:“连续两个月疲弱的数据可能会促使北京实施新的小型刺激措施,尤其是在住房领域。近期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减弱,但未来可能加码。”
温和宽松
今年以来,央行的宽松力度低于预期,部分原因是中美关税停战在年初提振了出口。但这种平衡变得越来越难维持,中国经济与市场的风险都在加大。
央行在支持股市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互换工具和再贷款项目为机构提供流动性,帮助其购入股票。
官员们希望股市上涨能修复因房地产危机受损的家庭资产负债表,从而提振消费并带动整体经济。不过分析师警告称,股价上涨对经济的实际拉动作用有限。
目前政策利率为1.4%,创历史新低,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累计下调115个基点。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也从接近15%降至6.2%,同样创下纪录。
另一位政策人士表示:“不同于美国,中国一直在持续放松货币政策,因此进一步降息的空间非常有限。”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