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外交事务杂志网站,作者M·泰勒·弗雷威尔是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系的阿瑟与鲁思·斯隆讲席教授,同时担任安全研究项目主任。加美财经编译,不代表支持文中观点或确认其中事实。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领导层正陷入新一轮的大清洗。自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以来,陆军、海军、空军和火箭军四大军种已有超过20名高级军官从公众视野中消失或被免职。
另有几位将领也传出“失联”,可能预示着进一步的清洗即将发生。
最引人注目的是,自2023年秋季以来,中共中央军委的6名穿军装委员中已有3人被免职。中央军委是中共领导武装力量的最高机构。第一个被拿下的是国防部长李尚福,2023年10月被免职,并于2024年6月被开除党籍。随后是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他负责管理军中人事和党建事务,去年11月因“严重违纪”被停职,上月正式被免除军委职务。
最近,《金融时报》报道,军委排名第二的副主席何卫东自3月初以来未曾公开露面,已遭清洗。
中央军委一半成员在短时间内被免职,这在中共历史上尚属首次。更离奇的是,这3位将领此前都是习近平亲自提拔的,2022年习近平在二十大上巩固权力后将他们任命进入中央军委。何卫东甚至是政治局成员,政治局由中共排名最高的24名领导组成。
分析人士指出,苗华和何卫东都属于解放军内部的“福建派”,因为他们曾与习近平同在福建任职,被认为与其关系密切。
外界注意到,这一波高层清洗发生的时间点非常关键。2027年,解放军将迎来建军100周年,也是习近平设定的军队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时间节点。
此外,美国中情局前局长伯恩斯透露,习近平已指示解放军“在2027年前具备成功进攻台湾的能力”。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一定会在2027年对台湾动武,但伯恩斯强调,这反映出习近平对军事目标的高度重视和雄心。
在设定如此宏大的目标之际,问题随之而来:这一轮清洗会如何影响解放军的战斗力?很可能会拖慢部分武器现代化进程,扰乱指挥体系和决策流程,削弱士气,这些因素都会在中短期内削弱解放军的作战能力。
北京在推进类似对台两栖作战等大规模军事行动前,可能被迫更为谨慎。尽管如此,解放军依然在继续以空中行动和海上巡逻对台湾施压。
然而,值得记住的是,北京很少等到“万事俱备”才发动战争。例如,1950年中国军队在刚经历多年内战、经济社会一片废墟的背景下,依然出兵支持平壤,介入朝鲜战争。
1962年,尽管中国最高军事将领因质疑毛泽东的“大跃进”政策刚被清洗,解放军仍然发动对印度的战争。
1979年,北京派出准备不足的解放军进攻越南,最终伤亡惨重、收效甚微。
历史表明,即便国内经济政治条件不利,哪怕军队尚未做好准备,中国领导人依然可能发动战争。
被抛弃的人
外部观察人士很难获得中国军中清洗的具体信息。中共极少公开此类行动,即使对外宣布,也往往只以“违纪”等模糊表述概括。即便公布具体指控,也可能掩盖了真正的原因。
不过,李尚福、苗华、何卫东及其他高层军官被清洗,背后可能有几个主要因素。
首先,贪腐是清洗常见的原因。腐败长期困扰着解放军和整个中共。自2012年习近平掌权以来,北京大幅增加国防预算,加快军事现代化进程。大量新增资金,尤其是用于武器采购和工程建设项目,为军官和军工高管提供了中饱私囊的机会。
在担任国防部长之前,李尚福曾主管军委装备发展部,直接负责采购流程。在他被免职前几个月,火箭军司令员、政委以及两名副政委就已被拘留。
火箭军在李任内迅速扩张,建造了超过300个导弹发射井,并大幅增加弹道导弹储备,这期间可能存在大量贪腐行为。
另一些将领可能因涉及升迁贿赂和庇护关系网络而被清洗。这是解放军的老问题:往往是关系广、靠山硬的人晋升,而非最有能力的人。
苗华作为政治工作部主任,掌控人事任命。如果他签批的提拔并非出于能力考量,这可能是他被拿下的原因之一。
苗的前任张阳也因类似问题在2017年被调查,不到两个月后自杀,次年被追究党纪责任。
军委委员和其他高层军官,还可能因试图通过人事任命建立个人势力范围而被清洗。高层军官若优先积累私权,就会形成“山头”,造成军内派系斗争,威胁习近平的掌控力,削弱部队战斗力。
苗华和何卫东是军委中新晋成员,可能试图增强自身地位,挑战老资格的第一副主席张又侠。张是习近平的儿时好友,现年75岁,尽管中共设定的退休年龄为68岁,仍被破格留任军委。
最后也不排除一个可能性:这些高级军官并未真正犯错,而仅仅是因为习近平对他们的表现不满,对他们完成任务缺乏信心。
如伍德诺和桑德斯在新书《中国追求军事霸权》中所指出的,中共与军队之间的组织结构本身,就让习近平难以信任将领。解放军享有高度自主权,缺乏外部直接监督,因此中共只能依赖军队自我约束。
而现代军事事务的高度专业性,也意味着中共党内缺乏相关专业能力去监督解放军是否真正落实现代化目标。
不安全感困境
无论这轮清洗出于什么原因,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将削弱中国的作战准备能力,也会动摇中共高层对解放军作战能力的信心。
为了在周边潜在冲突中取胜,尤其是在涉台战争中,解放军力图掌握“联合作战”能力,也就是整合各军兵种力量,以实现军事目标。这类作战高度复杂,需要统一指挥和一体化的作战规划,不同军种之间平台的高度协同,以及具备授权机制、灵活应变能力和强大的指挥、控制、通信与侦察系统。
为了提升这种作战能力,习近平在2015年启动了前所未有的军改。如今,尽管习近平有多方面理由避免对台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但他也可能担心,在清洗之后,解放军能否具备执行任务的能力。
例如,如果中共在武器采购体系中发现了腐败问题,那么党内高层可能会怀疑过去十年间研发和部署的新式武器系统的可靠性与性能。
根据美国情报机构的说法,中国某些新型弹道导弹中竟然装的是水而非燃料,而新建发射井的爆炸门也存在缺陷,需要维修或更换。
当前可能正在对这些新部署或计划部署的武器系统进行审查和重新认证,以确保真正能如预期运行,但这也将拖慢武器系统的发展和部署速度。
清洗还会破坏整个指挥体系的运作。
中央军委是一个由6人组成的机构,由习近平亲自领导,负责解放军所有事务,下辖15个子部门。如今6名军委委员中已有3人“失联”,一系列涉及军事行动、战略规划和部队建设的关键决策恐将延迟,直至新的委员到位。
比如,在加入中央军委前,何卫东曾担任东部战区司令员,东部战区的部队在对台行动中至关重要。而现在,军中最高决策层已经缺失了这样一位拥有关键作战经验的人物。
决策和指挥系统也可能在其他方面受到冲击。各级军官可能因担心遭到牵连而变得更加谨慎,减少独立判断和决策的意愿。这将进一步强化解放军本已严重的“高度集中化”倾向,削弱联合作战所需要的灵活性和快速应变能力。
各级军官还会被迫花更多时间参加政治学习和党性教育,影响其军事本职工作。士气也可能因此下滑,军官们忧心自己是否会成为下一个被整肃的对象,这将加剧军中不信任,削弱整体凝聚力。
准备好了吗
不过,外界对解放军因高层动荡而削弱战备能力的关注,不应掩盖一个基本事实:即使解放军尚未完全准备好,习近平依然可能认为必须动用武力。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多次选择在国内和军事条件都不利的情况下对外用兵。
1950年,经过中共高层激烈争论,北京决定出兵朝鲜,使得这场战争演变成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大规模冲突。当时,中共仍在努力巩固对全国的控制,并在国共内战后重建经济。许多党政军高层对与世界最强大军队交战感到犹豫。
然而,出于战略考量——阻止美国逼近中国边境、最好能将美军完全挡在朝鲜半岛之外——最终战胜了各种顾虑。但到1953年停战时,中国军队已付出超过50万人的伤亡代价,战争结果与起点几乎无异,仍以三八线为界,美国也开始在中国东部边缘构建起军事同盟网络。
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在与印度存在领土争议的边境上发动攻击。当时,毛泽东因“大跃进”灾难性失败而政治地位动摇,数千万人因饥荒死亡。但党和军方领导层依然认定,必须通过战争遏制印度对西藏的压力,稳定中印边境。
而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距离中国最高将领彭德怀因批评“大跃进”而遭清洗不过几年时间。彭的倒台还带走了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高层将领,打乱了解放军高层指挥体系。
尽管如此,中国军队仍在战场上压倒性地击败印度,实现了政治目标,印度此后近20年都未再在边境与中国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
1979年,北京出兵越南,声称要“教训”河内:一方面是越南倒向了中国的死敌苏联,另一方面是越军入侵了中国支持的柬埔寨。
当时,中国刚刚开始从文革动荡中恢复。副总理邓小平正与毛泽东指定的继承人华国锋斗争,解放军内部也存在“毛派”与“改革派”之间的严重分歧。邓小平清楚认识到解放军的问题,曾用“臃肿、松懈、骄傲、浪费、懒惰”形容部队。他甚至因军队尚未准备好而推迟入侵一个月。
但最终,为了向苏联展示中国的坚定态度,北京仍然出兵。代价是沉重的:短短一个月,解放军伤亡超过3.1万人,而越南直到80年代末才从柬埔寨撤军。
上述朝鲜、印度和越南三次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解放军规模最大的三次对外战争。每一次,中共都是在国内条件不利、军队未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发动战争。
这些战争不是出于选择或机会,而是中共认定“非打不可”的必要之战。
如果最近的清洗削弱了解放军的战备,并反映出习近平对军队的信心动摇,那么至少在中短期内,主动挑起战争的可能性会降低。
但如果习近平认定对台动武“势在必行”,即使解放军尚未完全准备好,他也仍可能下令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