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习近平迟迟未通话!港媒:中国掌握“有利”时间窗口 关税战长期增强中国经济
特朗普、习近平迟迟未通话!港媒:中国掌握“有利”时间窗口 关税战长期增强中国经济
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正在等待中国的电话,但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迟迟未通话。周二(4月15日),港媒引述业内人士表示,与上次与美国的贸易战相比,中国经济这次准备得更充分。中国可能掌握有利的时间窗口,特朗普关税措施或将长期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香港《南华早报》(SCMP)引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济工作官员表示:“从长远来看,这实际上可能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
“这不仅促使我们加强自主创新和高科技建设能力,而且有力地推动我们加快构建全方位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他说。
(来源:SCMP)
两周前,特朗普发动全球贸易战,对美国所有贸易伙伴(包括盟友和竞争对手)征收巨额“互惠”关税,对中国进口产品打击最为严重。中国方面誓言,将会“战斗到底”。
中国对特朗普政府实施的每一轮关税都进行了匹配,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了125%的关税。特朗普政府的最新举措是将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到145%,同时对许多其他国家实施了90天的暂停期。
2020年,中国推出了双循环战略旨在增强中国国内生产和消费能力,以抵御未来冲击。然而,经济转型仍在进行中。
中国官员表示,仍然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的企业和制造商将不可避免地感受到特朗普贸易战的影响,尤其是在短期内。
该官员还指出,与美国的贸易战将“影响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战略,并对全球化的推进构成潜在挑战”。
随着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升级,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两国领导人进行双边会谈的可能性上。
特朗普上周在其社交媒体Truth Social平台上表示,他“正在等待他们的电话”,而北京方面则称这些关税是“单方面的欺凌行为”,并表示欢迎任何有关关税的谈判,但前提是相互尊重。
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家Dali Yang表示,中国可能拥有“相对有利的时间窗口”,因为其仍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但如果中国国内市场没有充分发挥其潜力,通货紧缩可能会对中国经济造成更严重的打击——Yang表示,特朗普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事实。
特朗普的关税措施可能加剧美国通胀,而北京方面则一直在努力应对通货紧缩,原因是国内消费疲软和工业生产持续过剩。3月份,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1%。
Yang进一步分析,双方都将寻求弥补失去的贸易。美国希望找到新的供应商,而中国则在寻找替代市场。他认为,中美谈判“不应拖得太久——谈判过程中需要出现一些明显的希望迹象”。
“欧洲、日本或其他市场不太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主要消费市场,中国的生产能力巨大,政府倾向于依赖投资驱动的刺激措施,而不是鼓励国内消费,”他表示。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