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崛起的代价:中国选了一条“昂贵”的道路
人民币崛起的代价:中国选了一条“昂贵”的道路
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中国正利用其“全球最大债权国”的地位,加速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与融资中的使用。北京正在为海外借款国提供以人民币计价的贷款,帮助其享受国内较低的利率水平,从而逐步摆脱对美元的依赖。
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率先行动
本周,埃塞俄比亚成为最新一个寻求将部分对华债务(约53.8亿美元)转换为人民币贷款的国家。此前,肯尼亚已在本月初完成类似操作,将铁路项目贷款从美元改为人民币计价,每年节省债务服务成本约2.15亿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此举虽然在短期内意味着更低的利息收入,但战略意义重大。
“如果借款人支付更少,出借人也会获得更少,”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Michael Pettis表示,“但中国换来的回报是——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结算体系中获得更广泛的使用。”
(来源:彭博)
人民币债务融资翻倍增长
据彭博汇编数据,截至2025年10月,各国政府、政策性银行及国际机构已发行合计680亿元人民币(约95亿美元)的人民币债券与贷款,是2024年全年总量的两倍。
今年以来,匈牙利、哈萨克斯坦均发行人民币计价主权债券,斯里兰卡宣布将获得一笔价值5亿美元的人民币贷款用于高速公路建设,印尼也计划发行首批离岸人民币债券。
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教授Kevin P. Gallagher估计,全球78个最贫困国家(按世行标准)目前共欠中国约670亿美元债务。他指出,中国的政策性银行可以在国内以远低于美元债的成本发行人民币债券,“即使海外贷款利率较低,中国仍能避免重大损失。”
(来源:彭博)
地缘考量与非洲布局
在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扰动下,非洲已成为中国出口的主要增长市场。通过推动人民币贷款与债务重组,北京不仅在经济上扩大影响力,也在金融体系中削弱美元的主导地位。
(来源:彭博)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非研究计划学者Yufan Huang指出,老挝、吉布提、刚果、莫桑比克与塞内加尔等低收入国家可能会效仿肯尼亚与中国达成类似协议。不过他也警告称,仅仅货币转换不足以解决高债务问题,还需更深层次的债务重组。
中国外交部则表示,将“继续推动与肯尼亚及其他非洲国家的务实合作,帮助非洲实现自主与可持续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通道
近年来,中国央行已与约30个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并不断拓宽人民币使用场景。
渣打银行大中华及北亚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表示:“中国正在构建人民币的生态系统,鼓励其他国家在双边贸易中使用人民币并投资人民币资产。”
与此同时,中国持续开放境内金融市场,扩大外资准入,并在与香港之间建立快速支付通道,以吸引更多海外机构使用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
“去美元化”步伐加快,黄金购入创纪录
除了货币政策层面,中国在资产配置上也体现出“去美元化”倾向。过去几年,中国持续增加黄金储备,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官方购金国之一。
(来源:WGC)
Teneo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Gabriel Wildau认为,这显示中国正在“稳步、渐进地推进去美元化”,“人民币支付正成为越来越可行的备选方案。”
人民币的全球雄心
当前,北京的首要目标是构建一个“多极化的货币体系”,让人民币成为具有公信力的替代选择。从长远来看,中国希望人民币能发展成为真正的全球储备货币,匹配其经济与科技强国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9月发表于《求是》杂志的文章中表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可能会“演变为若干主权货币并存、竞争与制衡的结构。”
不过,多位经济学家提醒,仅凭低利率难以支撑人民币的全面国际化。标普全球评级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Louis Kuijs指出:“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结构性进程,还需要更高层次的改革,包括让外国投资者更容易进入中国金融市场。”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