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独立性不保?特朗普施压美联储要求立即降息,称鲍威尔“越早走人越好”
美联储独立性不保?特朗普施压美联储要求立即降息,称鲍威尔“越早走人越好”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之间的“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自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其推动的激进贸易政策与持续施压美联储降息的要求,不断挑战美联储的独立性。
4月1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喊话,称鲍威尔“越早走人越好”,并指责其在货币政策上“又迟又错”。而鲍威尔则强硬回击,警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推高通胀、抑制增长,并重申美联储将基于数据而非政治压力作出决策。
特朗普“解职威胁”与法律争议
据媒体披露,特朗普数月来持续与顾问团队讨论在鲍威尔任期结束前(2026年5月)将其解职的可能性,甚至考虑让前美联储理事沃尔什接任。不过,这一提议遭到多方反对。沃尔什本人劝阻特朗普不要干预美联储独立性,财长贝森特也明确反对,称美联储独立性是“不可破坏的珍宝”。但部分顾问认为,美联储的独立性被过度神化,缺乏宪法支持且“不利于经济”。
法律层面,总统是否有权罢免美联储主席仍无定论。鲍威尔早在2017年就明确表示,若职务受挑战将诉诸法律。美联储内部也早有预案:一旦鲍威尔地位受质疑,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立刻重新选举其为主席。特朗普对此态度暧昧,一方面宣称“我有权让他走人”,另一方面承认法律模糊,“不确定能否做到”。
降息博弈与经济隐忧
特朗普近期频繁施压美联储降息,称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已渗透经济,降息是“绝佳时机”。3月美国宣布对华加征关税后,他多次批评鲍威尔行动迟缓,并对比欧洲央行的宽松政策。而鲍威尔在16日的讲话中直言,特朗普关税政策“极有可能”推高物价,加剧经济不确定性,需更多时间评估影响。他坦言,当前失业率与通胀风险并存,美联储需谨慎权衡。
国际背景下,欧洲央行同日宣布年内第七次降息,将存款利率下调至2.25%,并暗示未来可能继续宽松。这进一步刺激特朗普对美联储“不作为”的不满。不过,市场分析指出,美国与欧洲经济环境差异显著,欧洲通胀压力趋缓而美国仍具韧性,美联储政策路径难以简单对标。
市场担忧美联储独立性“崩塌”
鲍威尔作为美联储主席,承担着制定货币政策、维持经济稳定的关键职责。央行独立性被普遍视为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石,其不受政治干预的运作模式对于防止通胀失控、维护市场信心至关重要。特朗普此举引发外界对其可能干预金融政策的强烈担忧。一旦美联储在政治压力下被迫调整政策,不仅会削弱其在全球的信誉,还可能动摇投资者对美国市场的信心,给美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带来难以预估的影响。
而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本周早些时候透露,政府考虑鲍威尔继任者的时间表大约是六个月之后,即面试接替鲍威尔的候选人时间在 “秋天的某个时候”,但如今特朗普与鲍威尔矛盾激化,这一计划是否会提前或生变,也充满不确定性。
目前,特朗普团队对是否采取行动仍存分歧,鲍威尔则摆出强硬姿态。这场博弈背后,不仅是特朗普与鲍威尔的个人恩怨,更是美国货币政策独立性面临的严峻考验。随着2026年美联储主席任期临近,这场“战争”的结局或将重塑全球市场对美联储乃至美国经济治理的信任。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