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鱼子酱“逆袭”全球!从工厂到米其林餐桌,“中国制造”叩响奢侈品之门
中国鱼子酱“逆袭”全球!从工厂到米其林餐桌,“中国制造”叩响奢侈品之门
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在新加坡滨海湾的一座玻璃塔19楼,几十位美食作家与社交媒体影响者聚集在Vue餐厅。这家以冷切肉、酸橘汁腌鱼和牛排配天际线美景闻名的餐厅,此刻正在举办一场新品品鉴会。桌上摆满一罐罐鱼子酱,但它们并非来自传统的里海流域,也不是任何老牌鲟鱼产区。罐身上印着醒目的字样——“Made in China”。
这款名为 Kaluga Queen(卡露伽) 的鱼子酱出自中国浙江省千岛湖,由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主厨团队称它是“精致的象征”,每一口都带来“海洋般浓郁香气与层层咸鲜的回味”。
中国占全球鱼子酱出口近半:高端食材版图悄然重绘据联合国下属的国际贸易中心(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 ITC)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出口的鲟鱼鱼子酱占全球市场44%,远超排名第二的意大利(10%)。这一增长得益于政府推动“制造业转型”,希望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变为高端食品与奢侈品的主要供应国。
(图源:ITC,彭博社)
政策智库 Trivium China 的农业分析师 Even Pay 表示:“北京一直在鼓励中国农企开发更具附加值的农产品,寻找进入高端市场的突破口。”如今,中国不仅在鱼子酱领域崛起,还在鹅肝、松露、和牛级牛肉等传统西式奢侈食材上取得突破。
AI养鱼、产业升级与规模化创新根据 ITC 数据,2023 年中国出口鱼子酱 322 吨,较 2019 年翻倍。Kaluga Queen 母公司——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目前拥有全球最大鲟鱼养殖基地,饲养量超过 20 万尾。每尾鲟鱼均由人工智能系统监控其喂养、活动与水质环境。
中国其他高端食材产区同样快速扩张:
- 山东、安徽两省每年生产鹅肝超 7,000 吨,占全球近 30%;
- 松露——原本在中国被视为猪饲料——如今出口 32.5 吨,占全球三分之一,同比上升 60%;
- 甘肃省的干热气候有利于葡萄酒与橄榄油生产;
- 黑龙江省已成为亚洲最大蔓越莓产区;
- 内蒙古、吉林的草原地区新建数十家“类和牛”牧场。
阿里研究院(Ali Research) 2024 年发布的报告统计出,国内已有100多种新兴高端食品与饮品进入规模化阶段——从曾经依赖进口的奢侈食材,到如今本地化生产、成本下降、物流高效、价格更亲民。
奢侈食材的平民化:从月饼到北京烤鸭为了刺激国内消费,中国企业正通过价格下调与创意融合来扩大市场。
中国国产鱼子酱平均售价约 8.5 元人民币/克(约 1.19 美元),比进口品牌低约 30%。
Kaluga Queen 建议将其与冰淇淋、月饼甚至北京烤鸭结合使用。
云南企业正研发松露酱油、松露香醋等中式调味品;全国各地的厨师则竞相创新,把鹅肝融入点心或搭配水果酒酱。
“这个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山东尊润三肉鹅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白雪(Bai Xue,音译) 表示,“一旦某款创意菜热销,其他企业很快就会跟进。”
尽管中国高端食材的普及让更多消费者能负担“奢侈味道”,但批评声同样高涨。
英国非营利组织 “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Compassion in World Farming) 中国代表Jeff Zhou指出:“鹅肝产业普遍采用强制喂食,严重忽视动物福利,与国际价值标准背道而驰。”
与此同时,国外生产者感到生存压力:日本政府已限制“和牛”胚胎与受精卵出口,并推出“真正和牛(True Wagyu)”认证计划;欧盟水产行业组织 Eurofish International 宣称:“意大利鱼子酱的手工艺与传统工序远胜中国的大规模量产。”
行业刊物 SalmonBusiness 在报道中称,中国三文鱼出现在北大西洋海鲜论坛上是“一记警钟”,并指出“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将彻底改写全球竞争格局——如果觉得这不可能,不妨问问汽车行业的结局。”
品牌形象与市场定位:从模仿到自信国际美食网络 XtremeFoodies 创始人 Jeffrey Merrihue 表示,部分餐厅在供应鱼子酱时仍隐瞒其中国产地。
“我点鱼子酱时,服务员常说来自俄罗斯或伊朗,但仔细一看,罐上写着 Made in China。” 他说。
一些中国厂商在包装上刻意强调“伊朗风味”“北极水源”“法式口感”,并取异域名如 Latin Landes、Sanrougey 和 Ramesses II Caviar。
其中,“拉美西斯二世鱼子酱”创始人李甜甜(Li Tiantian,音译) 解释说:“拉美西斯二世象征文明巅峰,我希望借这一文化意象打造真正的世界级奢侈品牌。”
然而,也有企业选择正面展示“中国制造”的身份。
Kaluga Queen 目前出口至 46 个国家,在包装上明确标注“浙江千岛湖产区”,并声称产品已进入法国23家米其林星级餐厅以及至少四家国际航司头等舱菜单。
公司创始人王斌透露,品牌在赢得多次国际盲测后,最终获得汉莎航空集团(Lufthansa Group) 的采用,随后多家航空公司跟进。
“随着汉莎的合作,其他航司也纷纷加入,” 王斌表示,“中国的奢侈食品正从廉价仿制向高品质象征转型。过去中国制造靠低价,如今一切都在走向高端。”
结语:从农场到头等舱——中国高端食材的全球跃迁从鱼子酱到鹅肝、松露、和牛,中国的“高端食品制造业”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全球供应链。
在浙江千岛湖的鲟鱼养殖场,每尾鱼都配有“电子身份证”与AI监控系统——象征着“精密制造”理念正在迁移到食品领域。
这场悄然的变革不仅关乎味觉与奢华,更折射出中国制造业向品牌化、品质化与文化化的深层转型。正如王斌所言:“十年前,我们以价格取胜;现在,我们以品质竞争。”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