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领导人贸易谈判正在逼近,过去的历史有何指引?
中美领导人贸易谈判正在逼近,过去的历史有何指引?
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投资者带着似曾相识的感觉迎接本周的中美领导人贸易谈判——他们既因“休战”声明而振奋,又担心最终协议可能远不如预期那般值得庆祝。
因美国官员表示双方谈判代表已就一项框架协议达成共识——内容包括美国降低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以及中国在稀土出口限制上作出让步——周一(10月27日)全球股市纷纷上涨。
随着外界预期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在本周四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该协议,并为这对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起伏不定的关系带来一丝缓和,标普500指数上涨1%,创下历史新高。
韩国、台湾地区和日本股市也纷纷创新高,而传统避险资产如黄金下跌,显示投资者愿意承担更多风险。
这种市场模式贯穿了特朗普的第一次与第二次任期——无论是2019年与中国的贸易战,还是他今年发动的所谓“解放日”全球关税攻势,市场往往预期他在强硬表态后最终会让步。
瑞穗银行多资产策略师Evelyne Gomez-Liechti表示:“我们看到大新闻头条出现、市场抛售、随后波动加剧,但现在似乎谈判又重回建设性方向,而市场也随之恢复。”
“坦白说,每当特朗普制造这些头条新闻时,接下来往往会出现‘TACO’模式,”她说。“TACO”是华尔街的一个缩写,意为“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特朗普总是后退)”,用来形容总统先强硬威胁,最终却选择收手。
过去一个月,在中国收紧稀土出口后,特朗普威胁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额外100%关税,并限制关键美国软件出口,股市因此下跌。而如今,按照“TACO”模式,中国股市在习特会前已连续上涨一周多。
即使特朗普与习近平的会晤未能彻底结束两国贸易战,投资者也准备好在任何紧张关系缓和的迹象中“买入”。
苏黎世保险集团欧元区市场策略主管Ross Hutchison表示:“鉴于全球贸易环境近期的剧烈波动,许多主动型基金经理一直保持谨慎。现在确实有机会让他们在正面消息中重新入场。”
(来源:LSEG)
下行风险仍存
尽管市场已习惯围绕贸易谈判波动,但投资者仍有理由保持既乐观又谨慎。
“为了赢取政治分数而导致糟糕结果的风险并不高,因为双方都没有太多政治分可以拿,”瑞联银行首席投资官Thomas Christiansen表示,“如果将此视为一种‘囚徒困境’,最合理的结局总是某种程度上的妥协。”
此外,美联储本周可能再次降息,甚至可能放松流动性,这也可能进一步助推市场上涨。
然而,在股市创下历史新高、且资金高度集中于AI相关股票的背景下,若企业盈利令人失望,可能会抵消中美贸易协议带来的乐观情绪,甚至放大习特会的负面结果。
“市场反应并不对称——下行反应会比上行更剧烈,”Brandywine Global固定收益投资经理Tracy Chen表示。
B. Riley Wealth首席市场策略师Art Hogan指出,市场目前假设美国与大多数贸易伙伴之间最终会形成平均约15%的对等关税。“如果这一假设受到任何不利影响,我认为下行风险会更大。”
投资者也有历史教训可供参考,最近一次就是2025年5月在日内瓦签署的美中协议之后。
“中美两国在达成初步协议后谈判破裂的历史屡见不鲜,”麦格理集团全球外汇与利率策略师Thierry Wizman在报告中写道,“我们预计市场的热情将会逐渐消退。”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