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摇摇欲坠,全球央行在走钢丝——让本币贬值还是不贬值?
美元摇摇欲坠,全球央行在走钢丝——让本币贬值还是不贬值?
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随着美元走软,全球央行正在小心翼翼地走钢丝——到底要不要让本币贬值。
近期,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导致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元和美债,美元指数今年以来已下跌逾9%,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仍有下行空间。对其他货币而言,这种下跌既带来一些喘息空间,也带来了不少麻烦。
美元走弱使其他货币相对升值,尤其是避险资产如日元、瑞士法郎和欧元。根据LSEG的数据,自年初以来,日元兑美元升值超过10%,瑞士法郎和欧元也分别上涨约11%。此外,墨西哥比索上涨5.5%,加元升值超过4%,波兰兹罗提上涨超过9%,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更是大涨超22%。
不过,一些新兴市场货币却未能跟上步伐,反而持续贬值。越南盾和印尼盾本月早些时候兑美元汇率跌至历史低位,土耳其里拉上周也创下新低。人民币在近两周跌至历史低点后有所回升。
降息的喘息空间?
尽管如此,对于大多数央行来说,美元的走软总体是个好消息。ForexLive的首席外汇分析师Adam Button表示,“大多数央行乐见美元贬值10%-20%”,因为美元强势一直是各国(尤其是那些与美元挂钩或依赖美元的经济体)的重大压力来源。
特别是许多新兴市场国家拥有大量以美元计价的债务,美元走软能减轻债务负担。此外,本币走强、美元走弱也会令进口商品相对便宜,从而降低通胀,为央行降息、刺激经济增长提供空间。
Button表示,近期美元跌势为各国央行降息提供了更多“喘息空间”。
不过,货币贬值远不只是利好一面。VP银行亚洲投资主管Thomas Rupf指出,虽然本币升值可以通过进口降价抑制通胀,但在面对美国新一轮关税时,出口竞争力可能因此受损,特别是对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亚洲而言。
Monex Europe宏观研究主管Nick Rees表示,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在当前环境下更有可能将货币贬值作为积极的政策选项。
但这并不容易。然而,这些新兴市场和亚洲央行将需要小心行事,以避免资本外逃和其他风险。
Exness金融市场策略主管Wael Makarem指出,新兴市场普遍面临高通胀、高债务和资本外流等风险,使得主动贬值变得危险。更何况,贬值可能被美国政府视为贸易干预手段,引发报复。
惠誉经济学总监Alex Muscatelli表示,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可能会因汇率不稳而不愿贸然降息,特别是对家庭和企业存在较高美元债务的国家来说。此外,如果本币利差缩小,也可能引发资金外逃。
比如,Muscatelli认为,印尼央行近期不太可能大幅降息,但韩国和印度的货币政策则可能有更多灵活性。
欧洲央行已经借通胀下行之机,于4月再次降息25个基点,并在声明中指出,多数核心通胀指标显示通胀将稳定在其2%的中期目标附近。
另一个例子是瑞士央行。ForexLive的巴顿指出,瑞士过去15年一直苦于强势瑞郎,这使得其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商品和服务出口占瑞士国内生产总值的75%以上,坚挺的瑞士法郎使瑞士商品在国外更加昂贵。
在近期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投资者大量买入瑞郎,导致其进一步升值。如果资本持续流入,瑞士或许不得不采取激进措施进行贬值。
各国央行目前都在避免货币贬值
不过,贬值也带来了新的风险。货币贬值会推高进口商品价格,引发通胀,令各国央行更加谨慎。
富国银行的国际经济学家和外汇策略师Brendan McKenna表示,货币贬值和关税带来的通胀上升风险——各国对美国征税的反应——可能会使各国央行不愿走上自愿贬值的道路。
这位策略师补充道,最重要的是,尽管大多数外国央行理论上确实有让本币贬值的余地,但在当前环境下,这种可能性仍然很低。
一个国家能否使其货币贬值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外债敞口、贸易平衡以及对输入性通胀的敏感性。换句话说,能不能贬,还得看底牌有多厚。
McKenna说:“储备充足、对外债依赖程度较低的出口型国家将有更大的贬值空间,但即使是这些国家也可能谨慎行事。”
贸易谈判的大方向将是各国如何选择行动的关键。他补充说,除了中国之外,一些国家已经表现出参与贸易谈判的意愿,如果这些谈判导致关税降低,那么各国央行就不太可能追求贬值货币。
VP Bank的Rupf表示,在当前的地缘政治环境下,贬值也可能招致报复,并有被指控操纵货币的风险。
尽管贸易紧张局势仍有可能导致更多的保护主义结果,这将促使各国央行让本币贬值。McKenna说:“但就目前而言,似乎首选的行动是避免货币战争,这只会给当地和全球经济增加更多的不稳定性。”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