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克·汤普森是大西洋月刊的撰稿人,他在文章中指出,美国拥有更大的消费经济体。但不还不足以避免严重的(而且是自找的)痛苦。
උත්සල ඉසල්, 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就像在亚洲发动陆地战争通常不是明智之举,与中国打贸易战也一样不值得提倡。但如果你执意要这样做,那至少应该遵循两条规则。
第一,寻找“以多打少”的优势。
中国是拥有超过十亿人口的工业强国。美国则是一个以金融和科技为主的国家,人口不到四亿。为了最大化成功,美国必须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组建一个“复仇者联盟”式的贸易伙伴团队。
这可以在中国切断智能手机零部件、加工锂等重要产品和材料的供应时,帮助美国保持供应链的韧性。
此外,这种被称为“友岸外包”的策略可以压缩中国的出口市场,使中国更难以找到替代买家,从而降低其进行报复的可能性。
第二,清晰才是关键。
再工业化——也就是建造更多工厂,生产人工智能、计算、能源和国家安全所需的关键设备——非常昂贵。为了最大程度地吸引本国融资,甚至海外投资,美国需要让投资者相信,我们在某个星期二宣布的税收和关税政策,将持续下去,哪怕过了几百个星期二都不变。
没人会在爱荷华破土动工建厂,只因为一项很可能下周就会被取消的政策。
我不会说白宫在“违反”这两条规则。更准确地说,特朗普是给这些规则烧纸,然后把燃烧的纸片像五彩纸屑一样扔向天空。
我们没有深化与海外盟友和加拿大的关系,反而对前者加征高额关税,并暗示有计划吞并后者。我们也没有向全世界清晰地说明关税计划,政府反而形成了一种习惯——今天宣布,明天撤回,后天再宣布贸易政策,就像哥哥假装要给弟弟糖果,每五秒又收回去一样。
就我所知,这就是美国对华贸易战目前的状态。
今年二月,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了10%的关税。到了三月,这一关税提升至20%。四月再次上调,变成145%。几天后,政府澄清说,很多中国制造的电子零部件将不受新关税影响。但仅过了几个小时,这个“翻转”的决定又被“再翻转”,宣布新关税依然会覆盖电子产品,但没人知道具体的税率是多少(或将来还会被改多少次)。
目前看来,事情有一点是明确的:特朗普政府以极其草率、甚至可以说毫无周全考虑的方式来推进对华贸易战——就像他们不小心削减了美国能源部下属核安全管理局的预算,误向退伍军人事务办公室中关键岗位的员工提出买断建议,还突然提出削减社保局客户服务人员那样草率。
但不同于在退伍军人事务部门解雇或再聘一个员工这种几个小时内就能办完的事情,解除与中国的贸易战,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面对不断升级的关税,中国已经做出回应,限制了数种几乎只在中国加工的金属出口。中国还暂停了对美国顶级汽车、飞机、军工设备和电脑制造商所需关键材料的出口。
这绝对是非常坏的消息。
密歇根州立大学供应链管理专家、教授杰森·米勒:“对于某些产品类别,比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玩具、锂离子电池,我们很难迅速与中国脱钩,因为在这些领域,中国占据了我们进口的很大比例。”
美国在哪些产品上最依赖中国?中国又在哪些产品上最依赖美国?
根据米勒的数据,美国对中国最严重的依赖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典型的家庭用品。在美国所有进口商品中,中国占可拆卸硬壳儿童安全座椅的99%,宠物玩具的96%,厨房电器的95%,儿童涂色书的93%,微波炉的88%,以及12岁以下儿童玩具的70%以上。这些产品的年进口总额高达数十亿美元。
米勒说:“这些商品要么将变得无法获得,要么价格会翻倍。”
玩具引发的贸易战带来的痛苦不会是小事。美国的玩具和爱好行业支撑着大约40万至60万个工作岗位,主要集中在仓储和零售环节。但超过80%的玩具仍是在中国制造的,因为中国能够大规模地整合纺织、塑料成型、电子制造和安全测试等多种工业能力。
米勒说:“我认为美国消费者很快就会意识到,我们在很多这类商品上有多依赖中国。”
第二类是金属和电子产品,这些对美国制造业和能源系统至关重要。中国是全球智能手机制造的领导者。中国在锂、镍、钴和锰的全球加工中占据50%以上的份额,这些金属是制造电池和其他电子产品所必需的。
如果中国加强出口管控,美国可能会迅速面临电池和电网储能价格暴涨的局面,从而推高能源价格,并显著增加电动汽车的成本。
美国每年也向中国出口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商品。这让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美国,但同样也暴露出美国部分行业对中国的依赖。从全球出口份额来看,中国购买了美国89%的高粱、52%的大豆,超过70%的冷冻猪内脏,以及超过20%的冷冻牛肉。
中国还采购了美国51%的芯片检测与制造光学仪器,和32%的半导体处理器。
这些数字揭示了一种危险的不对称关系。虽然美国难以找到中国制造玩具和电子产品的替代国——目前真的没有哪个国家能如此高效地生产如此多的玩具和手机——但中国相对更容易调整供应链,应对与美国的贸易战。
米勒说:“中国可以转向从日本或欧洲采购半导体制造设备。”
中国还可以从巴西等国进口更多的大豆。
如果美国数十亿美元的农产品出口被抹除,很多美国农民将“被彻底淘汰”,需要再次进行大规模救助。而贸易战的代价不仅是失去的出口收入,还包括为了保护美国民众免受冲击所需的巨额支出。
中美贸易战将是一场高度不确定、混乱的冲突。可能扰乱全球联盟,重塑国际供应链,不仅会伤及交战双方,也会冲击整个全球经济。但美国尤其需要警惕结果,因为在全球一些最重要的金属和机器制造方面,中国正好是关键环节——这些金属和机器,正是美国重建工业基础所迫切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