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五返回北京,结束了在东南亚最引人注目的访问——为期五天、涵盖三个国家的出访,充满象征意义和战略考量。
The headquarter of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 Nations (ASEAN) in Jalan Sisingamangaraja No.70A, South Jakarta, Indonesia.
这次出访的时机对习近平来说极为有利。尽管中国官员表示,此次访问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已筹划数月,但恰逢特朗普加剧“美国优先”的保护主义政策,外界认为华盛顿正逐步退出这一地区。
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的本杰明·巴顿表示:“关于打造‘亚洲人为亚洲人’的亚洲政治基础设施的讯息,现在会引起更大共鸣。习近平此行,是对亚洲应追求的方向的持续提醒。对中国来说,就是要有效地让美国退出亚洲。”
习近平在多次表达反对保护主义、呼吁区域合作的讲话中,目标不仅是经济方面。伦敦智库查塔姆研究所亚太项目负责人本·布兰德表示:“习近平向这个地区乃至更广泛世界传达,中国是一个可靠、可预期的合作伙伴,形成对比的则是美国释放出的动荡。”
习近平此行,共见证与越南签署45项协议,与马来西亚签署31项协议,与柬埔寨签署37项协议。
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亚洲研究院荣誉研究员布里奇特·韦尔奇表示,东南亚国家联盟与华盛顿的关系显然正在疏远。
“‘美式和平’时代已经结束,就这么简单,”她说,“毫无疑问。因此东南亚国家现在必须重新定位,中国不可避免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但这种重新定位将走向何方仍未可知。
布兰德道:“东南亚国家希望两边都不得罪。但随着贸易和科技战升级,将面临越来越艰难的抉择。当前有理由试图两边都保持接触,但也必须开始为一个充满痛苦地缘政治抉择的世界做准备。”
这种两难处境在越南尤为突出。自苏联解体以来,越南一直奉行多边外交政策。波士顿学院专注于东亚安全的访问学者武光表示,河内将尽可能长期维持这一政策。
他说:“对越南来说,最糟糕的情况就是必须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因为这会向中美双方传递错误信息。作为一个中等强国,越南无法主导自己的命运。无论是面对中国还是美国,越南都缺乏自主性,因此它所做的决定反映的不是自己的意愿,而是大国的意志。”
他还表示,美国征收关税让越南意识到,尽管美越关系中充满“信任”和“进展”的言辞,但美国“并不真的把越南视为印太地区的重要伙伴”。不过,他认为,即使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损害了与华盛顿的双边关系,越南仍不会放弃其多边外交方针,部分原因是对中国在南海“欺凌行为”的担忧。
相比之下,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的地缘政治计算则不那么复杂,因为他已经把马来西亚明显带入了中国的轨道。韦尔奇表示,美国现在将马来西亚视为“处于边缘地带”。
马来西亚国家哈萨纳研究院研究副主任殷绍龙表示,习近平的访问凸显了马来西亚——以及更大范围的东南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性,以及作为在极化力量之间保持中立的安全避风港的价值。
他说:“马来西亚和东盟有一个历史性机遇,可以同时与中国和美国谈判,建立更牢固的关系,从而加强东南亚作为全球制造门户的地位。各国也将寻求来自中国的保证,确保贸易转移不会导致进口激增或与其他贸易伙伴的摩擦。”
与此同时,柬埔寨被视为中国在本地区最亲密的伙伴之一。在金边面临49%的美方“对等”关税税率的背景下,习近平多次提到的“铁杆友谊”很可能会持续下去。
尽管如此,美国斯廷森中心东南亚项目主任布赖恩·埃勒表示,中柬双边关系仍存在两个棘手问题:由北京出资扩建的瑞姆海军基地,以及高度政治化、投资17亿美元的富南德崇运河项目。运河自去年破土动工以来几乎没有进展。
此次访问期间并未提及瑞姆海军基地。但柬埔寨外交部周五表示,“中方还强烈支持柬方推进富南运河项目”,但未提供更多细节,仅称已签署与项目相关的部分私营部门协议。
墨尔本大学亚洲研究所研究员翠西娅·维贾雅表示,尽管中国参与瑞姆基地项目“向越南释放了潜在军事扩张的信号”,但习近平本周转而“采取重要举措,重申与越南的社会主义兄弟情谊,然后再对柬埔寨做出新的承诺”。
她说:“他通过强调多边贸易体系来逆转局势,而这一体系正是东盟国家的共同利益。”
埃勒表示,他认为“中国和柬埔寨都希望对瑞姆基地的实际情况保持模糊”。他道,“习近平在柬埔寨期间没有提到这个基地,正符合中柬关系的一贯模式。”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翁加运表示,此次出访表明,习近平成功展现出加强与重要地区盟友关系的形象,而美国则显得更加内向。
他说:“习近平的访问显示中国愿意为共同繁荣而投入并培育关系,而美国似乎只关心自身利益。对比非常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