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手不够长、俄罗斯被疏远 中国在中亚下一步大棋
美国的手不够长、俄罗斯被疏远 中国在中亚下一步大棋
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分析人士表示,与美国不断升级的贸易战促使北京进一步扩大与中亚的联系,中国的国有企业正寻求替代美国进口产品并重新规划出口路线。
2月10日北京对美国能源进口首次加征10%关税当天,中国官方媒体报道称,由政府牵头的访问团前往吉尔吉斯斯坦,数十名中国企业代表前往这一邻国探索合作机会,似乎是为了淡化市场对关税的担忧。
“中国预计将进一步推动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包括通过多元化出口路线、增加对区域互联互通项目的参与以及扩大基础设施投资,” “中国南半球项目”研究员Yunis Sharifli表示。
中国已成为五个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主要贸易伙伴及最大外国投资者。这一地区被视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门户,该倡议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
作为对中亚承诺的重要体现,北京于2023年主办了首次面对面中亚峰会,习近平承诺升级双边投资和贸易关系。中亚领导人预计将在今年6月于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再次举行峰会。
美国影响力受限
尽管美国国务院在《2019-2025年美国中亚战略:促进主权与经济繁荣》报告中表达了将该地区纳入自身影响范围的目标,但美国在该地区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
然而,美国的努力收效甚微。
“中亚仍然是一个多元化地区,但美国对其关注度远远不够,”米尔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前美国驻亚洲开发银行大使Curtis Chin表示,“争夺影响力的一半关键在于亲自到场,这一点中国及其企业——尤其是那些获得政府支持的企业——非常清楚,而美国可能难以匹敌。”
“互补贸易”
根据CNBC对官方统计的计算,中国是中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近年来与该地区的双边贸易稳步增长,去年创下94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远超中亚与美国仅略高于40亿美元的贸易额。
中国向中亚出口的主要产品包括机械、电子产品、制造品和车辆,而中亚则向中国供应天然资源、关键矿产和农产品,Sharifli称这是一种“互补贸易关系”。
尽管中亚与中国之间的双边贸易稳步上升,但与中美之间5824亿美元的总货物贸易额相比,仍然相对较低。
去年,中亚国家中哈萨克斯坦的贸易额最高,达到438亿美元,超过其在2023年设定的到2030年实现400亿美元年度贸易目标。其次是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的贸易额达227亿美元,随后是乌兹别克斯坦138亿美元、土库曼斯坦106亿美元、塔吉克斯坦38.6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从吉尔吉斯斯坦的进口在2024年激增30多倍,并在2025年前两个月增长60多倍。吉尔吉斯斯坦当地媒体报道称,本月早些时候,该国官员与中国官员会面讨论了到2030年将双边贸易额提高至450亿美元的计划,并加快新边境检查站建设及新航线开通。
关税对抗与中亚替代方案
作为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20%新关税的报复措施,北京已对来自美国的煤炭、天然气、棉花和农产品额外加征最高15%的关税。
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研究员Daniel Balazs表示,中国企业可能会“加大从乌兹别克斯坦及其他中亚国家进口棉花的力度”。尽管该地区的棉花进口量可能无法与美国相比,但“这将缓解部分影响”。
据野村证券经济学家团队统计,截至2024年,中国35%的棉花进口来自美国,他们预计北京很快会转向其他替代来源。
能源、关键矿产与电动车市场
近年来,中国对中亚的对外投资增长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其次是乌兹别克斯坦。根据美国企业研究所(AEI)编制的《中国全球投资追踪》,这些投资主要流向交通和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项目以及日益增长的电动车产业。
中国领先的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BYD)上月正式进军哈萨克斯坦,使其成为继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之后,比亚迪进入的第三个中亚市场。
比亚迪去年开始在乌兹别克斯坦建设其中国以外最大工厂,计划年产能达30万辆。该合资企业与乌兹别克斯坦国有汽车制造商UzAuto Motors合作——该公司曾在2019年之前与美国通用汽车合资运营。这一转变被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Maximilian Hess认为是“一个明显的对比”,反映出中国仍在增强与中亚的“供应链联系”。
俄罗斯的影响力削弱
在新冠疫情后,中国对能源需求回升,而俄罗斯因深陷乌克兰战争并受到国际制裁,其在前苏联国家中的影响力受到了挑战,使得北京得以在中亚地区进一步扩展影响力。
展望未来,“中俄战略关系的一部分将包括俄罗斯接受中国在中亚的更大角色。”BCA研究公司首席地缘政治策略师Matt Gertken表示。
“俄罗斯在维持国内稳定方面将面临困难,因此在长期内将缺乏资源继续对中亚保持高度影响力,”Gertken补充道。
五个中亚国家在乌克兰冲突中保持中立,既未支持基辅,也未支持莫斯科,这被一些观察人士解读为对莫斯科的谨慎疏远。
欧亚集团高级分析师Jeremy Chan也表示:“中亚国家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将越来越多地转向中国,而不是俄罗斯。”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