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马上与中日领导人会晤!与北京会谈预期非常有限?
欧洲马上与中日领导人会晤!与北京会谈预期非常有限?
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本周,欧洲领导人将先后与日本和中国领导人会晤。与对东京的防务和贸易合作寄予厚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北京的会谈预期非常有限。
欧洲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安东尼奥·科斯塔(Antonio Costa)将于本周访问亚洲,周三(7月23日)先在东京会见日本首相石破茂,随后于周四在北京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强。
日本行:签署防务与经济安全协议
据提前向记者通报的欧洲官员称,在日本,双方计划签署防务工业合作和经济安全方面的协议。然而,官员们表示,并不期望与中国峰会后发表联合声明。
一位官员表示,欧洲代表团对与中国的会晤并不指望达成实质性协议,仅希望进行一场“有内容、坦诚、直接、良好且建设性的对话”。欧洲希望明确告知北京应如何修复当前不可持续的经贸关系、重新平衡双方关系。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前中国外交官崔洪建表示:“峰会前,中欧关系的氛围变得微妙起来。特朗普关税等一些有利因素可能让双方更接近,但乌克兰问题等不利因素阻碍了中欧关系的改善。”
中欧经贸矛盾突出
一位官员表示,双方有可能达成一项关于气候变化合作的协议,但即便如此仍存在不确定性。自疫情以来,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持续恶化,欧洲方面的抱怨包括北京的贸易做法以及对莫斯科的支持。
对于布鲁塞尔而言,中俄企业之间的合作支持了莫斯科的军工体系、无视欧洲制裁,这是一个特别突出的争议点。
欧盟上周五针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采取了最新一轮制裁措施,制裁了两家中国银行和五家总部在中国的公司。此举标志着欧盟首次对中国银行实施制裁,并引发了北京的抗议。中方表示,将采取措施回应,以维护和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
凸显欧洲对贸易的不满,根据上周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的商品贸易顺差创下历年来任何六个月期间的最高纪录。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创下历史新高,甚至超过疫情期间的峰值。
快速增长的中国出口和不断萎缩的进口推动顺差在截至6月底时达到近143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尽管通常上半年是节日前出货量较少的淡季。
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的是,北京今年4月决定对稀土磁体及相关产品实施出口管制,这一决定震动了欧洲汽车企业和其他行业。
虽然最近一个月这些产品出口有所回升,但欧洲是否满意仍未可知。冯德莱恩上月在七国集团(G7)会议上曾指责中国“将磁体供应链武器化”。
日本是“最亲密的印太战略伙伴”
相比之下,访问日本将宣布一系列新举措,欧洲官员称,日本是“我们在印太地区最亲密的战略伙伴”。这些举措涵盖防务和安全、产业政策、应对外部干预和操纵、提升企业竞争力,以及加强欧盟与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亚太12国 英国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的合作。
欧盟和日本上月还举行了首次“安全与防务对话”。一位官员指出,欧盟和日本将共同表态,反对任何试图通过武力或胁迫改变台海现状的行为。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